2015年9月12日 星期六

【台中市適合以山櫻花做為市花嗎?─植物,人與風景】

早安,美好的週末早晨,悠閒的喝杯咖啡,讓腦部磁碟重組一下吧!
今天我們要談談【台中市適合以山櫻花做為市花嗎?─植物,人與風景】
你心目中幻想的台中市是什麼樣的風景呢?
2011年,山櫻花以43.9%高票當選市花,連帶也透露出櫻花開滿城的圖畫,很多社區都要砍樹種櫻花(小編社區竟然也加入這種瘋潮中!!)不置可否,繁忙的工作下我們真的對花木的愛好需求是提升的,然而從植物生理來看,櫻花適合作為行道樹大量栽種嗎?
山櫻花(Prunus campanulata Maxim.)是台灣原生六種櫻花之一,分佈台灣、琉球、日本、華南等地海拔300-2000m處[4]。在日治時期文獻紀錄中,可知臺灣平地不見野生櫻花,必須到陽明山、竹子湖等海拔較高的郊區才能賞櫻;而日人在都市中種植的各種櫻花也極少成功開花,例如旭小學校1917年種植的櫻花,經過校長百般努力才在1925年開了花,還因此登上臺灣日日新報的版面[5],可見在台灣平地氣候條件下,要見到櫻花盛開頗具挑戰性。
為什麼櫻花在平地很難開花呢?原生於溫帶的薔薇科果樹─包括櫻、桃、蘋果、油桃等等─在冬天過去、春天來臨時,瞬間展放全身花芽。這些花芽在去年夏天就發育完成,但為了度過冬季,避免低溫傷到芽的幼嫩組織,樹木們想了一個方法,就是讓芽「休眠(dormancy)」─沉沉睡去,停止一切生理活動─直到冬天過去,在溫暖的春日中,就能安心讓芽萌發[1,2,6]。
然而,若把這些樹拿到另一個地區栽種,芽竟然沒有全部成功開放,好像冬天過去,有些芽仍然睡著一樣。另一面,即使一部分的芽萌發了,也可能無法結果、或結出畸形、裂開的果實,這時才發現花芽有「低溫需求(chilling requirement)」:花芽不能正常甦醒,是因為這個地區的冬天不夠冷。
那麼到底要「多冷」才能開花呢?有人想出一種概念:需冷時數(chill unit, 簡稱CU)。想像這是一個生理時鐘,滿足一定的時間後,鬧鐘就響了。在不同天數取下枝條,放在18°C的溫暖環境中看牠會不會開花,就知道這棵樹需要冷多少天才能滿足低溫需求。也可以用數學模式來運算,例如溫帶常用7.22°C做為標準,將低於7.22°C 的1小時算為1個CU,或是以冬季月均溫(1月或12月)為標準來評估。不同樹種、不同氣候區需要發展其適用的模式。
經過計算得到的需冷時數,可以幫助我們比較不同品種的需冷程度,讓農民在選擇適合種植區域的品種時有個具體的數據能夠參考(如下表)。
Variety chill       Units required
"Snow Queen" Nectarine    650
"Snow Zee" Nectarine    900
"Fairlane" Nectarine      700
"Early O'Henry" Peach    900
"Maycrest" Peach      600
"Santa Rosa" Plum      150
"Fuji" Apple        200-300
"Royal Gala" Apple      300-400
"Florda Gold" Peach    300
---->小編碎碎念:適地適性的選擇樹種很重要,一昧的以台灣原生種為主或是以單一樹種為主,是否違反生態自然!
資料來源: http://agriculture.vic.gov.au/…/…/chill-units-of-stone-fruit
低溫需求在果樹研究中非常重要,因為低溫需求不被充分滿足時,不僅花芽無法整齊地開放,造成管理不便,還會影響果實品質。以台灣來說,想在沒有太大四季變化的亞熱帶地區種植溫帶果樹,更難達到要求,不僅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培育低需冷性的品種,還必須進一步配合各種打破休眠的栽植技術和藥劑[3],才能” 操縱”果樹,讓她們順著人的想望:整齊地開花,每朵花都結成又大又甜的完美商品。
然而,事實上休眠遠比我們所能想像的複雜得多,入冬後低溫引發的各種生理反應,包括細胞內滲透壓的調配、各種激素的作用,還有環境的風量、雨量等等,各種因子巧妙地互相配合,遠遠超越我們所能控制的。生命並非像機械一樣,完全精準依照數字來活動。
許多學者論休眠是抵抗不利環境的方式,筆者不是研究休眠的專家,但筆者認為,更廣闊的來說,休眠是植物與周圍環境長期互相調整而來的生活方式,正如櫻花需要面對寒冬,才發展出這種方法,在大自然的規律下,堅韌地活著。
如今我們的確可以用各種方法達成在平地種櫻花的目標,有人已經成功栽培出能在平地開花的櫻花品種[7]。已經不需要像旭小學校的校長這麼辛苦,因為現代技術可以突破一切難處,我們能隨著自己的喜好,任意將一棵”美麗”的樹畫在設計圖上。
將鏡頭拉回到日治時期,竹子湖的山櫻花顏色、花形都與日本櫻花截然不同,無法消除日本人的思鄉情怯,於是有人提出在全島普遍栽植日本櫻花的必要性:
國民性藉由自然環境的感化很深…比較台灣與內地(日本)的自然界,不免吃驚其差異之大。大和民族的國民性,受到內地山河草木的感化很深,相對之下臺灣的自然要素缺陷,從島民同化上憂國的至情來說,不得深深感到有審慎思慮的必要(本間善庫《提倡台灣島的櫻化》,底線為筆者加註)
台灣的氣候原本就與日本不同,平地沒有櫻花,卻好像成了一種錯誤。植物的生命在人手中,變得不再單純。試圖用山櫻花當作行道樹,是電影帶來的風潮嗎?是對於賞櫻活動的羨慕嗎?是對於歷史的感嘆嗎?日治時期栽植的櫻花,隨著時間逝去,沒有存留下來,只想問若用山櫻花當作行道樹,能夠存留多久呢。
我想起小時候很喜歡到綠園道撿木棉的棉花,只是這些在我手中覺得新奇有趣的棉絮,反而成了木棉樹被淘汰的原因[8],如今春天的綠園道再也不見棉花紛飛的景象。只願永續性不再只是口號,也願台中市的風景,能夠在市民的心目中留下永恆的印象。
參考資料
1. 宋馥華,張育森 (1997) 木本植物之芽休眠機制及其調節。中國園藝43(4): 281-294。
2. 歐錫坤,陳琦玲 (2002) 臺灣原生山櫻花的需冷量評估。中華農業研究51(1): 25-32。
3. 張致勝、王念慈 (2008) 全球暖化趨勢對臺灣果樹生產之影響。作物、環境與生物資訊 5: 196-203。
4. 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。行政院農委會。
5. 顏杏如 (2007) 日治時期在臺日入的植櫻與櫻花意象:「內地」風景的發現、移植與櫻花論述。臺灣史研究14(3): 97-138。
6. David H. Byrne and Terry Bacon. Chilling Accumulation: its Importance and Estimation. Dept. Of Horticultural Sciences, Texas A&M University. http://aggie-horticulture.tamu.edu/stonefruit/chillacc.html
7. 謝瓊玲 (2009) 芬園鄉花卉產銷班張洲府班長致力於果樹、花卉種苗的研發改良。藥毒所簡訊第15期。http://www.coa.gov.tw/view.php?catid=20268
8. 為什麼說木棉花的壞話?~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